【周处原文及翻译注释文言文周处的原文及译文介绍】一、
《周处》是出自《晋书·周处传》的一篇文言文,讲述的是西晋时期人物周处的成长经历。文章通过周处从“三害”之一到改过自新的过程,展现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自我反省与努力改变的力量。
全文语言简练,情节紧凑,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。在阅读时,需要注意文言词汇的理解,如“凶强侠气”、“除三害”等表达方式,同时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。
本文将提供《周处》的原文、现代汉语翻译以及重点字词的注释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,便于学习与查阅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内容类别 | 内容详情 |
| 文章名称 | 周处 |
| 出处 | 《晋书·周处传》 |
| 作者 | 房玄龄(唐) |
| 体裁 | 文言文 |
| 主要内容 | 讲述周处从少年时期的顽劣行为到后来成为忠臣的故事,突出其自我反省与成长的过程。 |
| 主题思想 | 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,勇于改正错误,才能实现人生价值。 |
| 主要人物 | 周处、乡里人、陆云 |
| 关键词句 | “周处年少,凶强侠气,为乡里所患”、“处遂改励,终为忠臣” |
| 文言特点 | 简洁凝练,多用四字结构,叙述性强 |
三、原文节选
> 周处年少,凶强侠气,为乡里所患。义兴溪中有蛟,山中有白额虎,并皆暴犯百姓。人谓三害,而处尤甚。或说处:“此三者,汝何不去?”处曰:“为害于民,不亦耻乎?吾欲去之。”乃入山射虎,又入水搏蛟。蛟或浮或没,行数十里,处与之俱。经三日三夜,处杀蛟而出。闻里人相庆,乃知其为三害之一也。遂自悔,求见陆云。云曰:“古人贵朝闻夕改,君前有恶,今能改之,可谓‘志士’矣。”处遂改励,终为忠臣。
四、现代汉语翻译
周处年轻时,性格凶狠霸道,常常欺压乡里,被人们视为祸患。义兴的溪水中有一条蛟龙,山中还有一只白额老虎,它们都经常侵害百姓。人们称这三样东西为“三害”,而周处是最厉害的一个。有人对他说:“这三样东西,你为什么不除掉呢?”周处说:“作为祸害百姓的人,不觉得羞耻吗?我想把它们除掉。”于是他进山射杀老虎,又下水与蛟龙搏斗。蛟龙时而浮出水面,时而潜入水底,游了几十里,周处一直跟着它。经过三天三夜,周处终于杀了蛟龙,从水里出来。他听说乡里人都在庆祝,才知道自己也是“三害”之一。于是他感到非常后悔,去拜访陆云。陆云说:“古人重视早上知道错误,晚上就改正。你以前有恶行,现在能够改正,可以称为‘志士’了。”从此以后,周处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,最终成为一位忠臣。
五、重点字词注释
| 文言词 | 现代解释 | 出处 |
| 凶强侠气 | 凶狠霸道,有侠义之气 | “周处年少,凶强侠气” |
| 暴犯 | 残暴地侵犯 | “并皆暴犯百姓” |
| 三害 | 三个危害 | “人谓三害” |
| 蛟 | 传说中的水怪 | “义兴溪中有蛟” |
| 射虎 | 射杀老虎 | “入山射虎” |
| 搏蛟 | 与蛟龙搏斗 | “入水搏蛟” |
| 朝闻夕改 | 早上知道错误,晚上就改正 | “古人贵朝闻夕改” |
| 志士 | 有志向、有操守的人 | “可谓‘志士’矣” |
六、结语
《周处》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则生动的历史故事,更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与道德修养的经典文本。它告诉我们,一个人即使曾经犯错,只要愿意改正,依然可以成为有用之人。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,我们不仅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,还能从中获得深刻的做人道理。
如需进一步分析或扩展相关内容,请继续提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