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

子罕辞玉原文及意思

2025-11-24 19:54:23

问题描述:

子罕辞玉原文及意思,跪求万能的知友,帮我看看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4 19:54:23

子罕辞玉原文及意思】在古代文献中,有许多关于君子风范和道德操守的故事,其中《子罕辞玉》便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典故。它出自《左传》,讲述了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子罕拒绝接受他人赠送的宝玉,体现出他廉洁自律、不贪图富贵的高尚品德。

一、原文

> 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:

>

> “宋人或献玉于子罕,子罕弗受。曰:‘我无欲,子之玉,非吾有也。’”

二、译文与意思

原文 译文 意思
宋人或献玉于子罕 有人从宋国送玉给子罕 表示有人将宝玉送给子罕
子罕弗受 子罕没有接受 子罕拒绝了这份礼物
曰:‘我无欲,子之玉,非吾有也。’ 他说:“我没有贪欲,你的玉,不是我的。” 子罕表达自己清廉自持,不贪图财物

这段话的意思是:有人把一块玉送给子罕,但子罕没有接受,并说:“我没有贪心,你的玉不属于我。”

三、总结

“子罕辞玉”是一个体现儒家“克己奉公”思想的经典故事。子罕作为一位贤臣,面对外物诱惑时能够坚守本心,不为所动,展现了极高的道德修养。他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当时人们的尊敬,也为后世树立了廉洁自律的榜样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真正的君子,不因外界的诱惑而动摇内心的原则;不因物质的吸引而丧失操守。

四、表格总结

项目 内容
故事出处 《左传·襄公十五年》
主角 子罕(春秋时期宋国大夫)
故事内容 有人送玉给子罕,他拒绝并说明原因
核心思想 廉洁自律、不贪图外物
启示 面对诱惑,应坚守本心,保持操守

通过“子罕辞玉”的故事,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古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,以及中华文化中对于“德行”的高度重视。这种精神,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