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史记中有多少列传】《史记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。全书共130篇,包括本纪、表、书、世家和列传五大部分。其中,“列传”是《史记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主要记载了各种人物的生平事迹,既有帝王将相,也有社会各阶层的人物。
那么,《史记》中共有多少篇“列传”呢?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整理。
一、总结
《史记》共有130篇,其中:
- 本纪:12篇(记载历代帝王)
- 表:10篇(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简要大事记)
- 书:8篇(记录典章制度、文化、经济等内容)
- 世家:30篇(记载诸侯及重要家族)
- 列传:70篇(记载各类人物)
因此,《史记》中共有70篇列传,占全书的近一半篇幅,体现了司马迁对人物历史地位的重视。
二、列传概况表
| 类别 | 篇数 | 内容概述 |
| 本纪 | 12 | 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代帝王 |
| 表 | 10 | 按年份或事件分类的简要历史表格 |
| 书 | 8 | 记录礼制、音乐、历法、天文等制度 |
| 世家 | 30 | 记载诸侯国君及重要家族 |
| 列传 | 70 | 记载各类人物生平,涵盖政治、军事、文化等领域 |
三、列传的特点
1. 人物广泛:列传不仅包括政治家、军事家,还有学者、医生、商人、刺客等。
2. 内容丰富: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性格与历史贡献。
3. 思想深刻:司马迁在列传中常夹叙夹议,表达个人见解。
4. 文学性强:语言生动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
四、结语
《史记》作为中国历史学的奠基之作,其“列传”部分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,也奠定了纪传体史书的基本模式。了解《史记》中列传的数量及其特点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部伟大史书的历史意义与文学价值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篇列传的内容或人物背景,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