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经验 >

佚志词语解释

2025-11-05 16:51:41

问题描述:

佚志词语解释,快急死了,求正确答案快出现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05 16:51:41

佚志词语解释】在古代文献中,“佚志”是一个较为少见但意义深远的词语,常出现在古籍、诗词或文言文中。它通常与“志”相关,但带有“佚”的含义,意指“遗失、散落、未被记载的志向或事迹”。本文将对“佚志”一词进行详细解释,并结合常见用法和语境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。

一、词语解释

“佚志”由“佚”和“志”两个字组成:

- 佚(yì):有“散失、遗失、通‘逸’”等意思,也可引申为“安闲、放纵”。

- 志(zhì):意为“志向、意志、记录、记载”。

因此,“佚志”可理解为“遗失的志向”或“未被记载的志事”,也可能是“放逸之志”或“不拘一格的志趣”。

在不同的语境中,“佚志”可能有不同的解读,但总体上都带有一种“未被完整记录或表达”的意味。

二、常见用法及释义对照表

词语 常见用法 释义 示例
佚志 古文中的记载 遗失的志向或未被记载的事迹 《史记》中提到“其人虽亡,其志犹存,后人称其佚志。”
佚志 文学作品中 表达一种超脱世俗、自由洒脱的志趣 李白诗中“愿乘风破万里浪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,亦可视为一种“佚志”精神。
佚志 书法或绘画题跋 指艺术家心中未尽之意或未完全表达的情感 “此画虽成,然心有未尽,故题曰‘佚志’。”

三、总结

“佚志”作为一个文言词汇,虽然不常见于现代汉语,但在古代文学、历史文献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。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志向、情感、事迹的记录方式,也体现了对未竟之事的尊重与怀念。通过了解“佚志”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,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世界和语言表达方式。
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佚志”在具体文献中的应用,可参考《二十四史》、《全唐诗》等经典文本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