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愚不可及的词语解释愚不可及的词语解释是什么】“愚不可及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极其愚蠢,到了极点,连最愚蠢的人都比不上。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带有强烈的贬义,但在实际使用中,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。
下面是对“愚不可及”的详细解释和相关资料总结:
一、词语解释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愚不可及 |
| 拼音 | yú bù kě jí |
| 出处 | 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子曰:‘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,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。’”后世引申为“愚不可及”。 |
| 含义 | 形容人极其愚蠢,愚蠢到连最笨的人都不如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的行为或言论极为愚蠢。 |
| 近义词 | 傻得无可救药、愚蠢至极、冥顽不灵 |
| 反义词 | 聪明绝顶、才高八斗、机智过人 |
二、成语用法示例
1. 句子示例
- 他居然在公开场合说这种话,真是愚不可及。
- 那个决定简直愚不可及,让人无法理解。
2. 常见语境
- 批评他人做出不明智的决策;
- 讽刺某人行为幼稚、缺乏常识;
- 描述某事荒谬、不合逻辑。
三、文化背景与延伸
“愚不可及”最早出自《论语》,原意是孔子称赞颜回“三月不违仁”,而其他人只能做到“日月至焉”,即偶尔能做到仁。后来,“愚不可及”被引申为对愚蠢行为的极端描述,带有强烈的道德批判色彩。
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成语已经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,更多地用于日常交流中的调侃或讽刺,语气根据上下文有所不同。
四、总结
“愚不可及”是一个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的愚蠢程度极高,甚至超出常人想象。它不仅有明确的字面含义,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语言表达功能。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过度冒犯他人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古文释义,欢迎继续提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