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问答 >

指日可待意思出处介绍

2025-10-15 13:33:32

问题描述:

指日可待意思出处介绍,麻烦给回复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15 13:33:32

指日可待意思出处介绍】“指日可待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件事情很快就能实现或发生。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,尤其在表达对未来的期待或信心时更为常见。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来源,以下将从意思、出处及用法三个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。

一、成语意思

“指日可待”字面意思是“手指的那一天可以等待”,引申为“很快就可以实现”或“不久之后就会发生”。它强调的是事情的发展速度较快,具有一定的确定性。

- 近义词:为期不远、指日可期、翘首以盼

- 反义词:遥不可及、遥遥无期、久而久之

二、成语出处

“指日可待”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具体出处虽有争议,但较为常见的引用是《后汉书》和《三国志》等历史典籍中。

出处 原文 意思
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“夫明主者,不以私害公,不以亲疏废法,故能令行禁止,指日可待。” 表示法令执行迅速,不久即可实现。
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 “今大将军(司马昭)欲定天下,指日可待。” 表示统一国家的目标即将实现。

这些出处表明,“指日可待”最初多用于政治或军事语境,后来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。

三、现代用法

如今,“指日可待”广泛用于口语和书面语中,适用于多种场景,如:

- 工作项目完成时间临近

- 个人目标即将达成

- 国家政策即将实施

例如:“这次新产品的研发已经进入最后阶段,成功指日可待。”

总结表格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指日可待
含义 指某事很快就能实现或发生
近义词 为期不远、指日可期
反义词 遥不可及、遥遥无期
出处 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
用法 多用于表达对未来的期待或信心
示例 “这次考试通过指日可待。”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指日可待”不仅是一个简洁有力的成语,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了解它的出处和用法,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使用这一表达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