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月攘一鸡的词语意思月攘一鸡的词语意思是什么】一、
“月攘一鸡”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,但仍然抱着侥幸心理,认为每天只做一点点错事,不会造成太大影响。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错误行为的逐渐积累和放任,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。
“月攘一鸡”出自《孟子·尽心下》,原文是:“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,或告曰:‘是非君子之道。’曰:‘请损之,月攘一鸡,以待来年然后已。’”意思是说,有人每天偷邻居的一只鸡,别人劝他不要这样做,他却说:“那就每月偷一只,等到明年再停止。”这句话讽刺了那些明知不对却不愿彻底改正的人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月攘一鸡”多用于批评那些在道德、行为上逐步堕落而不自知的人,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,及时纠正错误。
二、表格展示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成语名称 | 月攘一鸡 |
| 出处 | 《孟子·尽心下》 |
| 原文 | “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,或告曰:‘是非君子之道。’曰:‘请损之,月攘一鸡,以待来年然后已。’” |
| 词义 | 比喻明知错误却放任自己逐渐犯错,不及时改正。 |
| 用法 | 多用于批评人明知错误却不肯彻底改正,抱有侥幸心理。 |
| 近义词 | 骄奢淫逸、积习难改、屡教不改 |
| 反义词 | 知错就改、痛改前非、幡然悔悟 |
| 现代意义 | 提醒人们要防微杜渐,避免小错累积成大祸。 |
三、结语
“月攘一鸡”虽为古语,但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任何不良习惯或错误行为,若不加以控制,终将酿成大祸。与其“月攘一鸡”,不如从一开始就坚决杜绝,做一个明辨是非、勇于改正的人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