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长恨歌原文与赏析是什么】《长恨歌》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,全诗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,抒发了对爱情的执着、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兴衰的深沉思考。本文将对《长恨歌》的原文进行简要摘录,并对其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总结分析。
一、《长恨歌》原文(节选)
> 汉皇重色思倾国,御宇多年求不得。
> 杨家有女初长成,养在深闺人未识。
> 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
> 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
> ……
> 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
> 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二、内容与艺术特色总结
| 项目 | 内容说明 |
| 作者 | 白居易,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 |
| 体裁 | 叙事诗,长达120句,采用七言古风形式。 |
| 主题 | 爱情悲剧与历史反思,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反映盛唐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。 |
| 结构 | 分为三部分: 1.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相遇与恩爱; 2. 安史之乱后的悲剧结局; 3. 玄宗的思念与长恨。 |
| 语言风格 | 语言优美凝练,富有画面感,情感真挚动人。 |
| 艺术手法 | 运用对比、象征、夸张等修辞手法,增强诗歌的表现力。 |
| 思想内涵 | 不仅讲述爱情,更寄托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,体现了“诗史”结合的特点。 |
三、赏析要点
1. 爱情与政治的交织
诗中不仅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深厚的感情,也反映了政治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。安史之乱成为他们爱情悲剧的转折点。
2. 悲剧色彩浓厚
全诗以“长恨”结尾,强调了爱情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永恒的哀愁,具有强烈的悲剧美感。
3. 现实与浪漫的结合
虽然故事基于历史事实,但诗中加入了许多浪漫想象,如“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”,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。
4. 语言通俗易懂
白居易以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,使这首诗广为流传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。
四、结语
《长恨歌》不仅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篇,更是一部蕴含历史哲思的文学作品。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,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沉重。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深度来看,《长恨歌》都堪称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