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精选知识 >

贵远鄙近出处于哪里

2025-10-01 11:38:43

问题描述:

贵远鄙近出处于哪里,求解答求解答,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1 11:38:43

贵远鄙近出处于哪里】“贵远鄙近”是一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人们喜欢追求远方的事物,而轻视眼前的事物。这一说法在古代文献中多有提及,尤其与《论语》中的思想密切相关。那么,“贵远鄙近”究竟出自何处?本文将从出处、含义及相关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呈现。

一、出处分析

“贵远鄙近”并非直接出现在某一部经典文献的原文中,而是后人根据古籍内容提炼出的一个成语。其思想根源主要来自《论语·雍也》篇中的一段话:

> “子曰:‘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’”

虽然这句话没有直接提到“贵远鄙近”,但孔子强调“仁者乐山”,即以山为象征,体现出对高远、稳定、持久事物的推崇,这与“贵远”的理念相契合。

此外,在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也有类似的思想表达,如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……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”,表现出对遥远、宏大境界的向往,这也可视为“贵远”思想的延伸。

因此,“贵远鄙近”虽非直接引用,但其思想来源可以追溯至儒家和道家的经典文本。

二、含义解析

项目 内容
成语 贵远鄙近
含义 喜欢追求远方的事物,轻视眼前的事物。
思想来源 儒家(如《论语》)与道家(如《庄子》)思想的结合
引申意义 反映了古人对理想、远方、高远目标的向往
现代应用 常用于批评盲目追求虚幻或遥不可及的目标,忽视现实价值

三、相关背景与使用场景

“贵远鄙近”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切实际、脱离现实的行为。例如,在现代生活中,有人一味追求国外的生活方式,却忽视了本土文化的价值;或者在工作中只关注长远规划,而忽略了当下任务的重要性。

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。如汉代王充在《论衡》中曾指出:“贵远贱近,是人之常情。”说明人们普遍倾向于重视远处的事物,而忽略身边的东西。

四、总结

“贵远鄙近”虽然是后人总结出来的成语,但其思想根源深厚,融合了儒家与道家的哲学观念。它反映了人类对理想、远方和高远目标的向往,但也提醒我们不要忽视眼前的现实与价值。

表格汇总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贵远鄙近
出处 非直接出自经典,源于《论语》《庄子》等典籍
含义 喜欢追求远方的事物,轻视眼前的事物
思想来源 儒家(如《论语》)、道家(如《庄子》)
引申意义 对理想、远方的向往,也可能带有批判意味
现代应用 批评脱离现实、忽视当下的行为
作者观点 应平衡理想与现实,避免片面追求远方
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文学、历史或现代社会中的具体应用,欢迎继续提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